中新网武汉11月17日电 题:海归博士逐梦氢能:归国创业是正确的决定
作者 马芙蓉 叶群
“回国创业不是一时冲动,而是看准了中国氢能产业的未来,更想在家乡实现科技报国理想。”“85后”海归博士全琎近日受访时说,“如今看来,当初的决定无比正确。”
全琎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,本科就读于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,后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硕士、博士学位。2012年,他入职美国标普全球公司,成为一名量化分析师。2017年,年薪折合成人民币已达百万的他,决定归国创业。
“辞职创业并非一时兴起,而是觉得时机成熟了。”全琎介绍,求学期间,他曾参与多项氢能燃料电池相关课题研究,深知这项技术蕴藏着广阔应用前景,只是当时国内产业化基础尚显薄弱。工作后,他每日钻研全球产业趋势,从中国氢能产业政策中,看到千载难逢的商业化机遇。
“武汉高校在氢能源领域的技术储备,为我们快速组建团队提供了土壤。”全琎介绍,当年8月归国后,很快便完成团队组建——初创团队以武汉理工大学氢能源科研骨干为核心,同时与华中科技大学、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。
技术研发顺风顺水,但市场开拓、资金短缺、团队磨合等问题却接踵而至。“最难的时候,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。”全琎回忆说,关键时刻,省、市、区三级政府伸出援手,累计数百万元的科技项目资金补助与银税优惠,帮他解了燃眉之急。
“初创企业没有资产用来抵押贷款,政府资金支持堪称‘雪中送炭’。”全琎感慨,这笔钱让企业在早期有资本深耕研发,避免因短期现金流断裂而“夭折”,为产品研发与市场验证争取了宝贵时间。
与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(简称“华创会”)的结缘,更让全琎受益良多。“华创会为海归创业者搭建起把握湖北产业政策,对接各类资源的平台。”全琎介绍,2019年他首次参加华创会,便与湖北多所高校就氢燃料电池关键技术转化达成合作。
经过多年攻关,全琎带领团队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近200项,将氢燃料电池应用场景从商用车延伸至应急电源、无人机、热电联供及机器人等领域。其公司不仅成长为湖北省专精特新企业,更获得“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”等奖项。
全琎透露,自2022年起,其公司营收每年保持逾30%的增长。
他表示,将继续脚踏实地、持续攻关,推动氢燃料电池向更广应用场景拓展。(完)
相关报道
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
- 1废弃矿山变身千亩樱花园 锦绣太原以花为媒促文旅消费32048
- 2中国驻法国大使馆:为何电信诈骗分子屡屡得逞?26909
- 3“食”文化伴随“侨”足迹 第六届《侨时代与人文中国》座谈会在京举行25933
- 4法国马赛发生3起枪击事件 已造成3人丧生多人受伤20465
- 5中国新闻社参评第33届中国新闻奖报纸、通讯社新闻专栏作品初评公示19748
- 6厄瓜多尔发生地震 总统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17287
- 7“漠南盐池”蝶变“生态名片”:察汗淖尔湿地“颜值”飙升14523
- 8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十二批指导性案例13011
- 9民政部:2022年各地依托行业协会商会招商引资超2.5万个项目12074
- 10马来西亚古晋将举办“留华桥”中国高等教育展12045






